從女孩留下的遺書中也發現,一張紙上寫著醒目4個字「我恨你們」,結尾還特意交代「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
遺書中的短短幾句話讀起來很沉重,字裡行間也揭露出女孩的死因,那就是「學習壓力大」。
12歲的孩子,除了要上學外,最該需要一份沒有壓力下的童真,好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可有些父母不但不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反而把孩子捆綁在學業上,逼著孩子沒日沒夜的學習學習、再學習。
在父母的施壓下,承受不住壓力的孩子就會想不開…
有句諺語說得好:「壓垮駱駝最後的一根稻草。」
一根稻草看似沒什麼分量,很多人都不在意它的存在。但如果把這根稻草不斷往駱駝的身上增加分量,當達到最大局限時,那這隻駱駝就會被一根稻草給壓垮。
這句諺語用在孩子的身上,也是一個道理!
但這個道理父母懂不懂, 關鍵要看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想急于求成,還是水到渠成?
02
大人未必扛得住壓力,
往孩子的學業上施壓是悲劇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嘗試過的事情,家長應該放手,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但是,孩子能不能有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關鍵在于父母。
不明智的父母,在教育上誤以為「有壓力才有動力」,從而不斷給孩子施壓,要求孩子考第一。
對于父母來說,孩子成績優異,臉上盡顯「風光」。
但對于孩子來說,承受著學業帶來的壓力和痛苦,會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不僅會帶來抑鬱、暴躁、反逆等性格,嚴重的會讓孩子有輕生的想法…
根據《中國兒童自盡報告》的數據得出: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于自盡,平均每分鐘就有2名死于自盡,還有8名自盡未遂。
在自盡原因的排列中,因 「學習壓力大」導致自盡占據了第一位!
壓力的背後,不僅折射出「人格短板」、「心理缺陷」等毛病出現在孩子身上,就連有些大人也會被壓力給壓垮。
之前,一則「廣東一男子因請假被拒絕後在廠內自盡」的新聞引發社會關注!
該男子已經成婚,是在廠里從事機修工作。由于一個月只有兩天假,再加上工作強度高、環境差,他的身體有些吃不消。
為了想調養好身體,該男子向公司請20多天的長假。
沒想到的是,公司不但不給他批假,還有意把他開除掉。男子一時想不開,留下遺書後選擇自盡!
在遺書中,寫著:工作壓力很大,身體不舒服…
面對壓力,有些大人都扛不住,父母憑什麼要往孩子的學業上施壓?
都說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總想通過孩子的努力甩掉自己平庸的標籤,就使勁往孩子的學業上施壓,強調考取第一。
在父母的施壓下,孩子要麼成才,要麼發瘋!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寫道:「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在教育上,決定孩子未來的因素不僅有成績,當孩子走出社會後,還需要有健全的心理素質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03
當好孩子的啟蒙老師,
父母要倡導「三個不要」
每個父母的心裡,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為孩子的未來把脈、為孩子的學業操心,父母也算得上是一位啟蒙老師。但這個老師合不合格,就看父母的認知。
如果認為教育孩子應當以「成績為重」,那父母肯定會在孩子身上施壓,因為有了壓力就有了動力。
這話聽起來蠻有道理,但實際上是誤人子弟,過度施壓足以把孩子給壓垮!
如果認為教育孩子要遵循「寓教于樂」,那父母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讓孩子減壓、如何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在這次的疫情中,相信很多父母都會說:「孩子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那健康的來源,就在于快樂,而不是在孩子的學業上打「施壓針」。
對孩子的教育上,合格的父母會倡導「三個不要」:
(1)不要讓孩子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陷,存有自傲的心理。
(2)不要拿孩子的成績和別家孩子相比
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學習潛質,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對比成績只能讓孩子更自卑。
(3)不要負激勵教育孩子
如果靠打、罵、罰等方式去逼孩子學習,這種負激勵只能會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扭傷。
作家龍應台說過: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寫在最後:
不在學習成績上爭高低,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對孩子的教育觀」也秉承這一觀點!
白巖松有個兒子,名叫白清揚。
作為資深媒體人的白巖松,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不讓白清揚考第一名。
白清揚在中考時,白巖松給兒子提了兩點要求:你要是考上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你要是考班級第一,那就斷絕父子關係。
這對于很多父母來說,白巖松的教育觀可謂是「另類」。
白巖松說過: 「人生不是一個競技場,第一名不一定是勝利者,人生更像一場馬拉松,他希望孩子追求的是『更好』而不是『最好』。」
除了不準讓白清揚考第一外,白巖松還縱容兒子看閒書、放假不準學習而是外出踢球。
在白巖松看來,看閒書能培養兒子的閱讀興趣,放假不準學習能養成兒子的自律性!
因此,白清揚繼承了父親的優秀基因,在學業上一直品學兼優,讀高三的他就已經被倫敦某名校錄取為預備生,是一位實打實的學霸。
從白巖松不按常規的家教來看,讓兒子在減壓中學習是上上策。
畢竟,一位合格的父母,在教育上為孩子的未來把脈,要站得高看得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