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渡人,渡心,渡己

li李 2023/04/16 檢舉 我要評論

常言道:「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幫助他人;

充實內心,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渡人,是一種善良 

王陽明平定叛亂,俘虜了甯王朱宸濠。

還拿到朱宸濠籌備造反時,聯絡朝臣所用的賬本。

王陽明本可借賬本大做文章,徹底擊垮那些跟他唱反調的人。

可他卻一把火將賬本給燒了,功勞也全讓給了別人。

在王陽明眼中,叛亂已經平定,再沒有理由大動干戈,一切就到此為止吧!

「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

人與人之間,永遠是相互的。

渡人就是渡自己,給別人留活路,就是給自己留後路。

行走在人世間,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

《道德經》中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一時善念,一句善言,都可能為你結下一段善緣。

對別人的每一份善意,最後成全的都是你自己。 

渡心,是一種格局

人生路,不會永遠都是康莊大道;

有時也會蜿蜒崎嶇,有時也會佈滿荊棘。

修煉心態,才能不為泥濘所累。

人生幸福,不在于一時的輸贏,而在于內心的豐盈。

王陽明多次參加會試,都沒有上榜。

他卻不以為然,說:「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在他看來,有人金榜題名,就會有人名落孫山。

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無論快樂還是痛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完全不值得掛心。

心態不同,看到的風景也大不相同。

同樣面對晚霞,有人歎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有人卻能想到:「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一個人,若是執著于自己的心,

即使富有四海,也只不過是困居一室;

一旦放下,即使身無長物,卻也萬般自在。

往後餘生,渡好自己的一顆心,做個灑脫的人。

不糾纏于生活的瑣碎,不為生活的磨難而感到憂愁。

無論生活呈現怎樣的景色,都能從容面對。

渡己,是一種成熟

《菜根譚》有言:「天扼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假如上天要我境遇坎坷,我走好我自己的路。

王陽明被貶至龍場,在山洞邊搭茅草棚安身。

洞中缺衣少食,他就向當地農民請教,在山的南面開荒種田。

衣食住行全都自給自足,不向外求。

所謂成熟,就是學會獨自承受。

與其等待救世主,不如做自己的「擺渡人」。

咽下所有委屈,收斂所有脾氣,戒掉所有情緒。

哪怕是天塌下來,也能自己扛。

電影《刺激1995》中有一段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蒼。

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

沒有誰能真正打敗你,除非你放棄自己。

哪怕被踩進泥土裡,也要奮力向上爬,開出一朵燦爛的花。

終有一天,吃過的苦、受過的累、忍過的痛、遭過的罪,都會變成光芒,照亮你未來的路。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