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有一種人,你對他好,他以為你好欺負;你幫助他,他以為你有利可圖;你關心他,他以為你去打探消息。這種就是我們日常中所說的「小人」,不管在誰身邊,都有一個兩個這樣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身為君子的你,似乎永遠猜不透小人腦回路的走向,因此吃了不少虧。如果不想再被「小人」使絆子,老實的你要謹記三招,可以少吃很多虧!
沒有認知限制的人,做什麼事都得心應手
一個人的認知和行為,是幾十年以來的時間和經歷,逐漸形成,所以非常頑固。想要一下子扭轉,是不容易做到的。這需要時間,一點點改變。
《易經》坤卦說:「履霜堅冰至。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易經》的變化,來自漸變,都是一爻接著一爻,逐漸變化而來,這是規律。好的習慣,積累久了,會看到喜人的余慶;壞的習慣,放縱不管,則會有敗壞大事的一天。
為了隨機變化,大勢所趨,必須靈活
《易經》的變化,雖然有規則,但所有人發生的都是隨機的。同樣的事情可能會發生在你和鄰居身上,這是隨機的。隨機意味著凡事都要靈活。順勢而為,如一株小草,順勢而生長,對我們人來說,也是這樣。但是說起來容易,能做的人很少, 很多人都容易按主觀意識做事,不論對錯,只聽從了自己的想法,這其實是不算正確的。
結合自己的意志和趨勢,這樣才是最好的狀態。
堅定積極的信念
《易經》坤卦說:「初六,履霜堅冰至。」
一個人進入困境,就像走進寒冷的冬天,一開始是霜,慢慢就會更冷而堅冰至。這就是越來越冷的困境,讓人感到困難重重,看不到出路。
但是,眼睛看不到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規律: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雖然眼前是寒冬,感受不到一絲暖意,但是在寒冷的冬天,也必然被春天融化。人遭遇逆境的時候,無論是什麼樣的困難,無論困難有多大,都是外在的因素;而內在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你的態度:你是否積極面對,是否懷著必定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