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這兩個字,人們再熟悉不過;
從我們記事時起,父母和老師就教育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要回復別人一句謝謝,表達對他人的尊重;
長大后走向社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會發現,喜歡說謝謝的人,不都是為了表達尊重或感謝;
具體謝謝表達什麼含義,需要視具體的環境、人和事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通常喜歡說謝謝的人,都是比較有素質,擁有良好人際關系的人;
其實,除了表達禮貌和善意,說謝謝的人,還有這3種特殊目的,記得,不要會錯了意。
01
用「謝謝」為自己打造「人設」
我初入職場時,對人性和為人處世的智慧都懵然不知。
部門有一個玲姐,為人熱情開朗,工作能力也強;她有個特點,喜歡傳播正能量;
還經常認真地告訴我們:
「人品永遠是第一位的, 你對別人善良,別人才會對你善良。」
平日里受到同事的幫助,玲姐也總是爽朗地說一句謝謝,所以,我們對她的印象很好。
直到我成為了玲姐的下屬。
表面上,玲姐對我客氣有禮,但一遇到集團開項目重要會議,或是有領導講解業務知識的時候,她就告訴我「你不用參加」,還趁機給我找一些瑣碎的工作來做;
有次,我小心翼翼地問她,自己能不能參加一個培訓,玲姐忽然指著我大吼:
「咋地,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啊!」
玲姐的諸多反應,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隱隱地,我覺得,玲姐不如我想象地那麼好。
直到已離職的前同事,對我說了她的遭遇后,我才如夢初醒;
同事坦言,玲姐其實是個很狹隘的人;
表面上,喜歡說「謝謝」,傳播正能量,嫉惡如仇,不過是玲姐給自己打造的「人設」。
因為一些涉世未深,或本性善良的人,會認為人都是「口說我心」的;
一個人的語言,能直接表達她的真心,反映她的人品;
但其實這是個誤區;
已逝作家林奕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從來都不相信,一個創造完美寓言體的作家,會虐打自己的妻子。
林所指的作家,是諾貝爾獎得主奈波爾,他在文學上成就很卓越,可私生活糜爛,讓自己的妻子在41年中遭受精神折磨。
大明宮詞中說:魔鬼作惡,就在于他們比君子更了解道德的缺陷和軟弱。
所以, 一些人語言上的謙和恭敬,不過是給周圍人「演的戲」,他們熟諳人性,也善于 「利用人性」,本質是虛偽和狡詐;
嘴一張一合,就完成了人設的一次打造和「躍遷」;
成本極低,但效果甚好,能迷惑不少人。
因此,看一個人的真實道德,還是要從不同環境下的行動中獲知,不要輕信表面現象。
02
用「謝謝」來維持邊界,人為地制造距離
有人說:要警惕突如其來的熱情。
人與人的關系,是循序漸進的,任何走得太急太快的交往,都是有問題的;
同學圓圓,在跳槽后就遇到了一位極其熱情的女同事。
開始時,圓圓被這突如其來的熱情弄得暈頭轉向;
女同事今天送她一個面膜,明天又給她買奶茶,后天又邀請她參加聚會。
慢慢地,圓圓了解到,女同事是個心機深沉的勢利眼;
圓圓因為學歷高,社會資源好,又在公司里負責廣告業務,女同事想利用圓圓「徇私」,就對圓圓很「巴結」;
最過分的是,女同事有一次利用圓圓來「造假」,帶她去聚會,和外人撒謊說,圓圓是自己多年的閨蜜,是創業公司老闆,身價千萬;
席慕容說:有情不必終老,暗香浮動恰好。
兩個人的關系如果真的好,不必總是「演給別人看」;
圓圓回憶說,每次女同事給自己「小禮物」,都當著大家的面進行,而自己知道「無功不受祿」,也會每次給女同事對等的回報。
意識到不妙的圓圓,對于女同事日后給自己的禮物,都是客氣說聲「謝謝」,堅定地當面拒絕;
來而不往非禮也;
「謝謝」兩個字,在這里就表示拒絕和距離,用來保護自己的邊界;
有些人,接近你時,動機不純,他們善于利用你的一些獨有優勢,為自己不堪的目的謀利;
對此,我們要學會禮貌地不得罪他們,說聲謝謝,給對方顏面,也給自己留余地,避免對方給自己帶進不可測的「旋渦」中,越來越遭,越陷越深。
如果別人對自己這樣說,很可能說明我們有時的行為「越界了」,而對方并不喜歡。
03
用「謝謝」擺脫控制
作家歌德說:毫無節制的活動,無論屬于什麼性質,最后必將一敗涂地。
年輕人的婚戀大事,一直是社會關注的問題;
如果有人操心自己的終身幸福,當然是件好事;
但萬事都是過猶不及;
有些長輩或熟人,喜歡打著為別人好的名義,干涉別人的自由,控制別人的選擇。
對于這樣的人,有人選擇說謝謝,是為了擺脫他們的控制;
謝謝,一來表達對方的心意,自己領了,二來也表示,我不接受你再次的「關心;
通常,如果別人面無表情,用回避自己的方式,冷淡地對自己說了句謝謝,很可能是想讓我們冷靜下來,考慮下當時的環境和自己的措辭,對方也許討厭我們對她說的話、做的事,急于擺脫我們的掌控和管制。
一句謝謝,表達的含義,并不是表面的那樣簡單,有時是打造「人設」,有時是保持邊界,有時是拒絕;
但當我們表達感謝時,請記得,一定要真誠和走心,這樣才能讓人際交往更加健康和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