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位才女,11歲就被迫進了宮,24歲舍身為皇帝殉情

宋杰 2023/05/19 檢舉 我要評論

在古代能進宮成為妃子,要麼是有絕美容資,要麼就是家世顯赫。

不過在唐朝有這樣一位妃子,她靠的不是自己容顏,也不是靠自己顯赫的家世, 而是因為她的才能,在小時候就被稱為女神童,被唐太宗11歲就接入了宮中成為了妃子。

小時候就展現出驚人才能,因此出了名

這位妃子便是徐惠,她出身在江南,是湖州長城人士(今天浙江長興縣人),她的家族都官宦世家,在當時算是不錯的家庭,要知道她的父親也是一方刺史。

徐惠的出生便受到整個家族矚目,據記載,相傳五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口能言, 到了四歲就可以讀《論語》《毛語》等文章,八歲時可以自己寫文,按父親的吩咐寫下一篇《擬小山篇》,這下都驚訝到她的父親,她父親認為她的才華不會被掩蓋,肯定會被人所知, 果不其然,她的詩作被廣泛傳播。

徐惠才氣,皇帝知,從此踏入深宮

隨著徐惠的詩作流傳度廣,名聲也越來越大,大到當時的皇帝李世民也知道了徐惠的才能,于是 唐太宗聽說了她,李世民便下令,將徐惠納入宮中,封為才人。

當時的徐惠才11歲,而當時對于皇帝的要求,徐惠是無法拒絕,那怕是她的家族,只能入宮。

但是徐惠入宮,最熱衷的并不是為了出人頭地的爾虞我詐,宮斗引不起她的興趣, 她而是為宮中的那些豐富藏書所深深吸引。有史書記載,稱其入宮后遍涉經史,手不釋卷。李世民看到她讀書的樣子就十分的喜歡, 并也十分欣賞她的才華,于是遷充容。短短的時間里,徐惠就這樣連升三級,這正所謂是可以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徐惠上疏極諫,讓李世民罷兵高麗,停修土木,與民休養生息

我們都知道唐太宗在貞觀后期,不再關心百姓疾苦,也不再虛心納諫,而是大興土木,修建宮殿,造船舶,兩次出兵征高麗,弄的民間負擔越來越重,朝中大臣看到這樣情況甚是憂慮,看又沒人敢勸諫。

當時只是地位不高的妃嬪,卻在貞觀二十二年四月寫下了《諫太宗息兵罷役疏》,這本奏疏中勸唐太宗不要再出征高麗,也不要再修建宮殿,而是應該讓老百姓生養休息,她的上諫讓唐太宗的在營建土木方面有所收斂,并贊賞了她的才能,這里《新唐書》中有記載。

徐惠重情重義,為愛殉情

公元649年,李世民在皇宮之中駕崩歸天,這時的徐惠對李世民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徐惠為了思念李世民而生了病,但是,她卻不肯服藥醫治,而要追隨李世民而去,在病最嚴重時對身邊人說了一句話: 「先帝待我優厚,我希望早一點死去,魂魄有靈,能夠早日侍奉在先帝陵寢是我的心愿。」

公元650年,徐惠病逝,才年僅二十四歲。後來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徐惠被追封賢妃,生前未被封為妃,只是位列嬪,死后才得享殊榮,陪葬在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石室中。

結語,傳奇女子一生,當時民間稱其為花神

徐惠在她短短生命中,雖然只有二十四年的時間,可是她也寫下了不少的詩文,其中就有「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于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詠桂詩。因為這首詩,而后人又因為她的才情出眾,再加上有詠桂的詩篇傳世,大家就封她為桂花的花神。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