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里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不管多大的事情,認真分析,都是由小事構成的。
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一眼就會發現高大的房子,遠方的大山,長長的街道,卻常常不看腳下的石頭。
而絆倒我們的,恰好是石頭。
夫妻走過五十歲,挺過了養家糊口的困難,還清了房貸車貸,余生應該好好享福了。
因此,管好身邊的小事,避免生活一地雞毛,是余生的必修課。
01
社交,要留面子。
古人說:「當面教子,背后教妻。」
男人對妻子有意見,應該私下交流。若在兒女面前,狠狠地批評妻子,會讓妻子在家里的威望下降,疑惑兒女可能不會聽妻子的話了。
妻子一開口,兒女就會反駁:「爸爸都說了,你的做法不對。」
反過來看,妻子對男人有意見,不要在兒女面前訓斥。維護父親高大的形象。
若是在親戚朋友的聚會上,妻子更要給男人面子。
男人喝酒、抽煙,在親戚朋友面前吹牛。妻子發現了,不要馬上拆穿,而是笑一笑;要勸男人少喝酒,也不要帶著怨氣,而是善意地提醒。
對于男人做得不對的地方,回家之后,彼此溝通。
「面子」在家里,就是給子孫的形象,在家外,就是整個家庭的形象和教養。
02
育兒,要懂性別。
夫妻都五十多歲了,兒女就應該是長大了。就算兒女還小,也應該十七八歲了吧。
教育兒女的方法,應該跟隨年齡的變化而變化,不要總是居高臨下。不要認為,「他們還小,他們是個孩子」。
有句俗語說得好:「兒大要避母,女大要避父。」
根據兒女的性別,進行不同的教育方式,特別要注重兒女的隱私。
作為父親,不要隨意進出女兒的房間。比方說,女兒在午休,在更換衣服,父親就不要打擾。并且提醒女兒,要關好門窗。
女兒的閨蜜,父親最好不要詢問太多,也不要主動去接觸。畢竟男女有別。
父親不要穿著褲衩,在家走來走去。
作為母親,不要隨意進入兒子的房間。彼此擁抱,牽手等,都要注意場合,并且保持一定的距離。
母親要注意穿著打扮,很薄的睡衣,就不易穿出來。要更加有長輩的形象。
在家里,誰都是大人了,相處的時候,要穿戴整齊。
03
兄妹,要有距離。
夫妻相處,不僅僅要處理小家庭的事情,還要涉及大家庭的事情。
雙方的父母、兄弟姐妹都要管一管,平時也要交流互動。
小家的矛盾,往往和大家的矛盾,一脈相承。
《朱子家訓》中說:「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享恥套愉?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古人的話,不一定適合今天,但是取其精華,就能得到這樣的結論:夫妻相處,各自的兄妹,各自要承擔交往的主角,不要被愛人的觀念把持;兄弟姐妹要合力孝順父母,不要因為愛人的怨氣就放棄了。
血脈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有改變。尤其是父母過世之后,很多兄妹就走散了,越糾纏越難受。
整體上來說,還要把持和大家庭的距離。比方說,盡孝,幫助兄妹是應該的,但是不要越俎代庖,對于兄妹的婚姻、育兒等,就不要管太多。
04
花錢,要都商量。
網友小喬,講了一件煩心事。
他借了五萬塊錢給表弟。
兩年后,表弟還錢了,還給了一個八百塊的紅包。
事后,他得知弟嫂、弟弟溝通不夠,對紅包的意見不統一。弟嫂多次責怪弟弟,不要給那麼大的紅包。
小喬就疑惑了:這個紅包,到底要不要退回去呢?
不管小喬怎麼做,弟弟、弟嫂都不會滿意。事情的根本,是弟弟和弟嫂商議不夠,也沒有事前溝通。
對于金錢,任何年紀的人,都是很敏感的。
五十歲之后,我們需要留住一些錢,用來養老。因此,不要單方面做出決策。
愛人管著你的錢,也是為了你好;你管著愛人的錢,也是出于一片好心。
就算是拿錢給兒女投資,也要夫妻多商議。若是一方偷偷拿錢給兒女,一旦出現了虧損,家庭里就是雞飛狗跳。
05
聊天,不揭家丑。
聊天,有兩種模式:家庭內部聊天,和外面的人聊天。
在家庭內部,若是把丑事說出來,就是翻舊賬。若是當下的丑事,也應該在溝通處理之后,就淡忘,不要掛在嘴邊。
過去的事情,既往不咎。比方說,夫妻在結婚之前,一方有幾次戀愛,一方索要了很多彩禮。都是多年前的事情,還耿耿于懷,未必太小氣了。
在家庭外部,你說家丑,那就是給外人看笑話。
你對外人說的話,繞了一個圈,回到了家里,那就難免愛人要給你臉色看了。
談及家人的「丑」,你應該閉嘴。反過來,你應該隨時給家人點贊,維護家人的形象。
比方說,人家問「你的孩子沒有工作吧」,你應該回答「很快就會有了,不要擔心」。而不是抱怨:「孩子太沒有用了......」
人的年紀越大,越喜歡嘮叨。但是你要克制自己,注意嘮叨的內容,別張口就來。
06
匆匆走過半生,熬過了中年的苦,余生就應該享福了。
以后的日子,兒女遠行,老伴顯得越發重要。彼此攙扶著走路,一起看風景,一起吃飯、做飯,想起來就開心。
把握生活的細節,做好身邊的小事,就是觸及了心靈的末梢。
夫妻百年好合,來日方長。
夫妻吵吵鬧鬧,來日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