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一些話往往是經歷了千年的積累,對事件發展規律和人性的研究總結而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成事在人,謀事在天。種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古人提醒我們,一個家庭若是有這四個跡象或征兆,離富貴就不遠了。
一、窮但是有想法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這個社會最廉價的就是勞動力,如果僅僅靠出賣勞動力來獲取財富,不管是腦力還是體力,似乎都無法真正意義富裕起來。
一個社會的財富要想生生不息,最終驅動力一定是"勤勞",而不是投機!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能屹立5000年而不倒的根源!勤奮不光要用在勞作上,多關注下時態動向,投資渠道,提高自身知識,能力。讓自己更適應時代的變化,不至于勤奮的還那麼狼狽!
人生、酬勞取得依據和認知的財富檔案。富人習慣創新思維,更關注結果;窮人則希望順其自然。
許多人在提到有錢人的時候,一定會說他們"命好"、"運氣好"、"身家好",然后對比一下自己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努力沒有用,還是順其自然,讓命運來安排我們的人生。但是,具有富人思維的人卻不是這樣想的。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自己欠債200萬,家徒四壁的情況下,43歲開始創業,從零技術成為交換機代理商開始,抓住電信業對程控交換機的空白,自主研發交換機,締造了中國人的自主品牌神話"華為",真的非常了不起,值得人尊敬。他沒有好命、好運、好家,但是他有好想法,就是要創造"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二、熱愛讀書學習
無一事而不學,無一時而不學,無一處而不學,成功之路也。 ——朱熹
曾國藩說過:"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勸誡人們要勤奮學習,不要錯過讀書的好時光.
中國的陳景潤,他原本家境貧寒,在一家雜貨店當學徒,但他并不屈從于命運,而是自強不息,利用晚上自學數學,後來在清華旁聽,以至後來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甚至讓世界震驚。
一個窮困的少年,憑借自身的勤奮與智慧,用幾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財富創造神話。其在世道低迷之時屢屢出手并賺得衣缽滿歸,資本市場叱吒風云收獲豐厚的經典案例也被列入世界管理大師的商業教程。超人,在以12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港澳台百富榜首富的同時,也以濃縮了無數人財富締造夢想的親身經歷成就了自己在華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他就是李嘉誠,讀書并且好好運用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三、家教良好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孟子
清代第一才子紀曉嵐家教很嚴,對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四戒是:一戒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四宜是:一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
"四戒"與"四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互相補充,相映生輝。既告訴了后人什麼不該做,又告訴了后人應該怎麼做。
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書。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人不通今古,牛馬如襟裾。 ——周希陶《增廣賢文》
釋義:積蓄千兩黃金,不如多買書籍傳給后代。養兒子不教育和養驢沒有區別,養女兒不教育和養豬沒有兩樣。有了田地不耕,糧倉也會空虛,有書籍不讀,子孫必定愚笨。糧倉空虛生活就沒有保障,子孫愚笨就會不講禮義。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勤奮、儉樸、求學、務實的家訓家風一直為曾家后人所傳承。曾國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風: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意思是,節儉能使家庭興旺,勤快會使身體強健。既勤勞又節儉,人生才能高枕無憂。
好的家教,家風會養育出好品德的子孫,而品德才是決定人生高度,以及能否走得更遠的關鍵因素。正如現代人們總結說:"人的發展,短期看機遇,中期看能力,長期看人品"!一個家庭有好的家風,早晚都會發達富貴。
四、窮但是有志氣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
永遠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過且過,能給你遮風擋雨的,同樣能讓你不見天日,只有讓自己更加強大,才能真正撐起一片天。
孟子云:"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就是一個人身上體現出來的氣勢,很磅礴,富有力量。能有這樣氣勢的人,多是非富即貴的人物。而這種氣勢,很多都是靠培養出來的,不是天生就有。
古往今來,但凡是有志氣的人物,都有一番作為,如我們熟悉的周恩來總理,可以成為世界都敬重的人物之一,他卓越的功績是直接原因,而他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志氣就是根本原因,這是他一生都堅持不變的。
鬼谷子是一個奇人,不僅精通謀略,對培養志氣也有一套方法,他非常重視人的志氣。事實上志氣很多時候都是起關鍵作用,也需要慢慢培養,否則有一大弊病,多災多禍!
養志者,心氣之思不達也
一個人不先培養自己的志氣,那麼他的思想就會遲鈍,對于事物的了解就不會通達明了,這是他的思想活動受到了阻礙。
志不養,則心氣不固
不培養大志氣,心氣不會平穩。人的心氣對人的精神有很大的影響,而精神清爽會好運連連,事事順心。往往頹廢的人,精神不佳是一個很大的特點,做事的時候也是最低效的
養志之始,務在安己
培養志氣最根本的方法,使自己鎮定開始。這是無可厚非的,人在失志的時候,內心的負面情緒一直在折磨自己,整個人都是沒有生氣的樣子。所以要讓自己先整定下來。
一個家庭若是有這四個征兆,那必將培養出有學識,有想法,有志向,有良好品行的人。那麼這個家庭早晚都會走向輝煌,離發達富貴不會遙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