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忙的人,不要請他吃飯,要學會3種報答方式

小柚子 2023/08/29 檢舉 我要評論

感恩,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一輩子的銘記。

中國有句老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人活一輩子,總會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難題,求人幫忙是常事,受人恩惠是常情。

知恩圖報,是做人最基本的修養。

對于生命中那些于己有恩的人,大多數人往往喜歡用「請客吃飯」來作為報答方式。

有時候,「這頓飯」會隨著時間流逝,被拋之腦后,變成一句空談,人情債越攢越多。

有時候,「這頓飯」的分量實在太輕,代替不了那份莫大的恩情,虧欠始終存在。

有時候,「這頓飯」還會滋生出別的事端,落人口實,留下無窮禍端。

所以,對你有恩的人,不要再用「請客吃飯」來報答。

學會以下這3種報答方式,才是維持感情、穩固關系最高明的辦法。

強者互幫,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

三毛寫過一句話:

雪中送炭,貴在真送炭,而不是語言勸慰,炭不貴,給的人可真是不多。

人在低谷時,最容易看清人心,最能感受到世態炎涼。

世事無常,誰都會有雨天沒傘的時候。

曾在危難關頭拉過你一把的人,也許有一天也會不幸跌落深淵,需要他人施以援手。

曾在大雨里幫你撐過傘的人,也許某天也會站在風雨中無能為力,需要貴人相助。

真正的強者,都懂得互幫互助,互相成就。

當那些幫過你的人遇到困難時,你若能竭盡全力將他從「水火之中」解救出來,這份恩情的互換,比任何山珍海味都珍貴。

古人云:利者,義之和也。

聰明人的相識相交,最終往往都是共贏的結局。

患難見真情,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渡人的同時,也是在渡自己。

命中的貴人,都是相互的,今天你有難需要我來幫,明天你有苦需要我來扛。

人與人互相幫忙,便能結出感恩的果實,滋養彼此的生命。

智者搭橋,誰都有孤獨無助的時刻

生命是一種回聲,善良是一場輪回,你所付出的善意,不僅能擦干近處的眼淚,或許還能幫到遠處的哭聲。

人活一輩子,誰都有孤獨無助的時刻,似乎再也等不到曙光。

所謂智者搭橋,就是:當你受到他人的恩惠后,將這份善意繼續傳遞下去,一塊塊木板連接起來,便會成為渡人過河的橋。

橋搭的多了,就會變成更多的路,幫助更多人走過黑夜,通往明亮的遠方。

感恩的方式有很多種,將這份愛一次次傳遞,將溫暖一層層交付,便是對于「感恩」二字最透徹的理解。

永遠相信:善良遇見善良,定能開出最美的花。

仁者記恩,誰都有改變自己的機會

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說:

我們老是感到缺乏什麼東西而不滿足,是因為我們對已經得到的東西缺少感激之情。

如果你懂得了感恩,就不會再抱怨生活苦,不會再怨恨命運不公。

如果你只會抱怨命運不公,而不做出改變,那麼旁人再多幫助也是徒勞;

如果你只會怨恨生活艱難,而不努力解決,那麼再多的炭火也難以救急。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改變命運的開始。

請記得:做好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才能不辜負他人的鼎力相助,不負生命中所有的相遇。

周國平在《人生不較勁》中寫了一段很深刻的話:

如果你是一個善良的人,你得到了別人的善意對待和幫助,心中會產生一種自然的情感,這種情感就叫感恩。你對別人懷有善意,樂于幫助,才會懂得別人對你的善意,感激別人的幫助。你得到了愛,你要感恩。你給出的愛被接受了,你也要感恩。感恩,能培育出人性中的至善和至美。

感恩,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一輩子的銘記。

做一個感恩的人,不敷衍每一份恩情,不辜負每一份善意,是人生最重要的修行。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