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精神內耗」的人,一定要具備6種能力

小柚子 2023/08/29 檢舉 我要評論

人的精神力,就像一個氣球;而精神內耗,就是在氣球上扎了一個小洞;一個人越是內耗,對自己的消耗也就越多;到最后,甚至會將自己一點點掏空。

想要改變你的精神內耗,一定要讓自己具備6種能力。

-0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人最難的是什麼?

是接受自己的平庸。

一旦你能夠承認自己平庸,接受自己普通,那麼你的心態會上升到另一個高度。

總是追求完美的人,常常會陷入「焦慮與糾結」的狀態;而且,這類人最容易精神內耗。

比如:

有些人,總認為自己「很不平凡」,是個做大事的人;但他一路走,一路跌倒;到最后,他還是無法認清自己的能力。

不適合做生意,卻偏要做生意;不適合走這條路,卻偏要一條路走到黑。

這樣的堅持,追求的并不是完美,而是無意義的執念。

有些時候,接受自己的普通和平凡,會讓你少了許多內耗和煩惱。

-02停止跟他人「攀比」

嫉妒是如何產生的?

源于比較。

在比較的過程中,人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有些人,在比較中變得自卑:「我太差勁了,我誰也比不上」

有些人,在比較中充滿嫉妒:「憑什麼他能擁有,而我不行?」

有些人,在比較中膨脹驕傲:「在我眼里,你們都不行」

這些,都會讓一個人跌入情緒的深淵; 當一個人膨脹,就容易摔倒;當一個人嫉妒,就容易充滿惡意;當一個人攀比,他就會過得不開心。

人和人是不同攀比的,你會發現: 即使你過得再好,也有人比你更好;即使你過得再差勁,也有人不如你。

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03不念過去,活在當下

有些人,總是活在過去。

比如說:

當下沒什麼成績,事業和生活都沒有什麼起色;于是,他就愈發懷念自己年輕時的光輝成績。

逢人便訴說那些「陳年舊事」,分享自己當年的經歷和成績。

有些人,活在執念之中:跟前任分開多年,依舊忘不掉;即使有了婚姻,有了家庭,心也在別人身上。

總是活在過去,就會錯過當下;總是活在回憶中,就會讓你心中充滿遺憾;無論你做什麼,都不會快樂。

不斷在后悔,痛苦,掙扎之中切換,你的生活會變得烏煙瘴氣。

-04你就是你,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每個人都應該有這種心態:

「我就是我,好與壞都是我,有人喜歡我就會有人討厭我;我做的每一件事,只要遵循我的心意就可以,無論好壞,別人的評價都影響不到我。」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孕婦效應」。

孕婦出門的時候,她會發現視線之內,孕婦和孩子似乎越來越多了。

這就是「你擁有什麼,就越在意什麼;你想要什麼,就越是關注什麼。」

你穿著一雙新買的鞋子,走在路上就會特別關注別人的鞋子;你買了新的包包,就會關注跟你一樣的;你買了新車,在外面也會多看幾眼同款的車。

但這種心態的弊端是什麼?

會讓你產生一種錯覺:「大家都在關注我,我也在被別人關注。」

這又會變成「聚光燈效應」,讓你誤以為自己是「社交的中心」。

實際上,大家都在忙,別人哪有那麼多時間去關注你呢?

-05保持正念,趕走「負面情緒」

一個充滿負能量的人,每天都過得不開心;一個情緒消極,負面,陰暗的人,沒有人愿意跟他接觸。

在社交中:你愿意跟全身充滿負面情緒的人相處嗎?你心態平和,但你周圍的人情緒都很不穩定,你會被影響嗎?

人的行為,想法,甚至是性格,都會受到周圍「社交環境」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靠近什麼人,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而你是什麼樣的人,也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戒掉「精神內耗」的重要法則:保持正念,樹立自信。

每天在心中默念:「我能行,我一定可以,我也很棒的,我一定會越來越好。」

自信,正念,積極,這些特質才能最大程度地喚醒你的內驅力。

-06戒掉「拖延」,立刻去做

想吃什麼,立刻去吃;想要什麼,努力去擁有;說好了睡覺,立刻放下手機;說好早起,就絕不給自己睡懶覺的機會;說了要看書,就每天堅持看書1個小時。

人的焦慮,精神內耗,還跟「拖延癥」有關。

你越是拖延,你的潛意識就越焦慮;在你擺爛的時候,你內心并沒有獲得放松和愉悅感,反而被一些事壓著,無法開心。

這就是那句話:「躺也躺不了,卷也卷不動」。這種尷尬的處境,才最容易讓你內耗。

而想要改變這一切,就逐漸控制自己的行動力;立刻去做,不給自己任何拖延的借口。

如果意志力不夠強,那就讓身邊的人監督你,幫助你一起改變。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