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母親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那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安全感比較薄弱的階段。
媽媽在孩子身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也會讓孩子朝著不一樣的方向去發展。
所以有時候,媽媽總是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的時候,倒不如想想是不是自己和對方的媽媽也有這一些差距。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不可忽視
研究表明:孩子頭三歲所學的東西,占了他生命中整個認知儲備的50%,而3歲前孩子很多方面的認知成型,所受影響有大都來自母親。
其實何止3歲,母親對于孩子的影響其實是貫穿一生的。
簡而言之,母親的行為表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這一生的命運走向。
如果想讓孩子變得優秀,如同期望中那樣,那麼家長,尤其是母親一定要作出表率,至少向自己期待的方向努力。
如此這般,才能給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對其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所謂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就是這個道理。這其中,母親的品格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那些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母親的身上多半有以下這些特徵
1、 比較有責任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因此,父母在生活中的所作所為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就比如,父母如果沒有責任心的話,孩子也有可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從而變得沒有責任心,長大以後進入社會也很難受到別人的尊敬。
比如說某件事情是自己負責的,那就一定要做好,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任務,比如說一個星期給家裡的植物澆兩次水,那麼之後家長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督促孩子做好這件事情,在孩子完成任務的同時,責任心也在被培養。總之,做母親的一定要注意以身作則。
2、 會不斷地完善自我
如果孩子的媽媽是一個喜歡不斷完善自己的人,那麼孩子也會是一個懂得總結自己,反省自己從而提升自己的人。當面對一件事情的失敗時,如果媽媽的表現是冷靜而沉著的處理,並且會在這次錯誤中總結自己的不足,從而提升自己,那麼孩子也會學習媽媽的處理方式。
但是如果母親面對失敗的態度十分消極,甚至會將消極情緒帶給自己的孩子的話,那麼孩子長大以後處理問題的時候也會容易手足無措甚至失去自信心。因此,作為孩子的媽媽,一定要不斷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水準。
3、 不強勢逼人,也不寵溺驕縱
母親愛孩子,這是永恆不變的。
但愛孩子也要有一個平衡尺,對孩子的態度只有恰好平衡于中央位置,才是最合適的。
有的母親控制欲強,自己本身是女強人,嚴于律己卻不能寬以待人,對于尚未成長的孩子一樣嚴苛至極。
孩子的一切生活被安排得妥妥當當,明明白白,毫無自由可言,即便長大後看似彬彬有禮,乖巧懂事,事實上依舊缺乏靈魂。
可以說,這樣的孩子已經成了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行屍走肉。
相反,如果母親對孩子過于驕縱寵溺,會使其變得目中無人,狂傲乖戾。
一切行為隨心所欲,不懂什麼是規矩。這樣的孩子一旦進入社會,面臨的坎坷將會是數十倍數百倍。
而從未受過苛責的孩子,極有可能被現實「一擊斃命」,從此一蹶不振。
因此,母親的態度一定把握適度,在底線原則上給孩子把控準確,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上,給予孩子獨立思考、成長的自由空間。
這樣的孩子成長起來後才會輕鬆適應社會,亦能如魚得水地快樂成長。
4.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更重視孩子的人品和三觀
生活中大多數媽媽都很重視孩子的學習,這本身沒錯,但是若一味重視孩子學習,忽視了對孩子的其他教育,也是很失敗的。有不少孩子,學習成績很好,可卻是生活上的「白癡」;還有的孩子成績優異,可性格卻很奇怪,人品和三觀更是讓人咋舌。這樣的孩子,可以說不管他們學習再好,成績再優,25年後也不會有多大出息。相反,那些有出息的孩子,他們的媽媽則是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更重視孩子的人品和三觀。
5.重視親情
說一千道一萬,親子之間的感情才是良好關係的基礎。
若是以犧牲感情的虎式教育逼著孩子成才,孩子是變得很優秀,可結果卻是母子反目成仇,又怎能說這種教育是成功的呢?
如果媽媽能夠將親情、將孩子的情感需求珍而重之,對孩子的教育就會越發成功,孩子長大後會更容易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