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五條社交「潛規則」,不懂就很吃虧

小柚子 2023/09/07 檢舉 我要評論

01、卷首語

在人際關系中,一個人若是想經營好人脈,就要如水一般,有強大的適應能力。不管在哪個容器里,都能合群。

善于交際的人,能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能和各種各樣的人相處得和諧。

經營好人脈,事業和生活都會如虎添翼。人到中年,漸漸看懂了,人與人之間交往是存在一些規則的。

中年人的五條社交「潛規則」,建議你最好早一些了解透。

02、一個人的人脈,建立在自我價值上

有個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他剛畢業,自己創業。沒有什麼社會經驗,也沒閱歷。

經常去各種高端的商業聚會,發發名片,混個臉熟。

大家都很熱情地和他互換名片,可再聯系的時候,沒有人記得他是誰。

後來,努力拼搏,做出一個又一個成功的項目,慢慢地有了名氣。

很多人慕名而來,與他成為合作伙伴。

而這個時候,他才懂得,獲得人脈的真正途徑是:自己要有「用」。

作家晚晴說:「能力和自身的資源不行,擁有再強大的人脈也沒用。這些人脈遲早還得失去,千萬不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索取者,沒有人有興趣,長期幫助一個只會索取的人。」

人到中年,要想真正獲得人脈,要學會將時間和精力用在自我提升這件事上。

越是自身有能力,有價值,人脈自然而然就有了;自身沒有價值,只會讓別人覺得你是個拖累,恨不得趁早遠離你。

03、想別人和你合作,要懂得「讓利」

人到中年,做人不能太小氣。

懂得讓利,得到的就是機會。

記得在書上看過一個小故事,說:

一個人賣梨,故意算錯賬,每個人都少收幾毛錢,沒有一次算對過。

大家都覺得他傻,只要看他來賣梨,多少都會買一些。

一位老者,比較正直,告訴這個人賬算錯了,并且要給他對的錢。

這個人沒有收,并告訴老者,他算錯賬,并不是不會算,而是故意如此。

別人占到的是小便宜,他占到的是「大便宜」。

老者恍然大悟,原來這個算錯賬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人和人之間交往也是這樣,若是要別人長期與你合作,就要讓別人「有利可圖」。

懂得讓利,表現出大方、憨厚、樸實的一面,會讓合作者更放心,更愿意與之共事。

04、再好的關系,也別隨意打聽隱私

任何時候,不要對他人的隱私好奇,守好底線,就是珍惜友情的一種表現。

《三十而已》中的王曼妮,偶然看到顧佳的老公許幻山背叛家庭的場景,她拿起手機拍了照片,但沒有直接把這件事告訴顧佳。

雖然,她與顧佳是很好的朋友,但她不想越界。

一方面,她怕顧佳早就知道這件事,不想讓朋友們介入。另一方面,也擔心把這件事情直接揭露出來,會讓顧佳的面子掛不住。

考慮再三,決定不對這件事情做任何的評判,而是看顧佳如何選擇。

不管她是失婚,還是再給老公一次機會,作為好朋友,都無條件支持。

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屬于自己的秘密和隱私,不想被他人知曉。

成年人的交往規則是,不管關系多親近,別隨意打聽對方的隱私,不要讓對方感覺到難堪,感覺到你別有用心。

05、不開不適宜的玩笑,容易傷別人自尊

成年人之間的體面,其實是自己給的。

與人相處時,不要開任何不適宜的玩笑。

不管是關系親近,還是為了活躍氣氛,都不要將玩笑開得沒有尺寸。更不要自己開了玩笑,惹得別人不快,還當眾指責別人開不起玩笑。

人和人之間,有時玩笑話過度,一句漫不經心的話,就有可能傷及到別人的自尊。

弗洛姆說:「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

有句話說:「人在江湖,出來混總歸是要還的。」

管住自己的嘴,別隨意開玩笑,別動不動就給自己拉仇恨值。

06、別當眾揭人短,多給別人留台階

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有缺點。

與人相處,永遠別當眾揭別人的短,學會給別人留退路,留台階。

當你尊重對方,懂得給對方留面子,會給更多人留下好印象。

國學大師葉曼說:「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真正的直人絕不以心直口快,當面折辱人而自豪。」

做人,要懂得留白的藝術。

給人留余地,就是給自己留福氣。

你用一顆寬容豁達的心對待這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也會還給你更多的友善和愛。

07、總結

人到中年,與人相處,要有分寸,有高情商,懂得待人接物的原則和底線。

用心經營好人脈,維系好人際關系,有更幸福的人生。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