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厲害,越會「深藏自己」

小柚子 2023/09/04 檢舉 我要評論

《周易·乾》里說 :「上九,亢龍有悔。」

龍飛得過高,就會有后悔的事情發生;人要是驕傲了,就會失敗,帶來災禍。

可見,做人,要隨時保持收斂的狀態——愈事韜晦,群居游處,未嘗有言。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變得厲害,但是很多人沒有搞懂,「厲害」兩個字,到底怎麼運用。要知道,「厲害」是不是用來顯擺的,不是用來碾壓別人的,「槍打出頭鳥」的規則,就說明了這一點。

從現實來看,一個人越厲害,越會「深藏自己」,否則就是禍害。

01

藏不住自己,難成大事。

唐伯虎,明朝的大才子,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很多人為他的人生結局,表示惋惜,還憤憤不平。

但是從他個人的行為來分析,人生的悲劇,一開始就注定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太招搖了。

從小,唐伯虎就是一個聰慧的孩子。在本地的考試場上,輕輕松松搞定了頭榜。

當他去京城科考時,非常自信地說: 「本屆狀元,非我莫屬。」人還沒有到京城,名氣就在京城傳播了。

當時,有一個徐經的人,和唐伯虎是莫逆之交。并且,徐經的才華也是了不得的,加上口袋里有幾個錢,于是出現了 「從六如日馳騁于都市中,都人矚目者已眾矣」的盛景。

才華橫溢,口出狂言,廣交朋友,逢人必吹......這樣的唐伯虎,被考官懷疑,于是認為他舞弊,一輩子都不能再進考場。

失去了做官的機會,唐伯虎的日子,越過越難。妻子嫌棄他,親人先后過世。

有一段時間,寧王朱宸濠仰慕唐伯虎的名氣,邀請他去做官。唐伯虎興奮不已,不聽朋友勸告。

當他得知寧王要造反時,內心就害怕了,于是裝瘋賣傻,得以逃走。

莊子說過一個觀點:歪歪扭扭的樹,不會被工匠們看好,因此可以長成參天大樹。可是很多人不信邪,非得冒尖。 最后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你一開始就被人盯上了,想要做成大事,就會被人暗中阻攔,那些高手還會明著打敗你。要是你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做任何事情,都會變得虛偽,從而無法做成。

要知道,那些仰望你的人,很有可能是「虎視眈眈」;給你喝彩的人,也許是「喝倒彩」。你不藏好自己,那就會害了自己。

02

藏住了自己,諸事可成。

唐朝有一個將軍,叫蘇定方,驍勇善戰,但是人生路上,經歷了多次碾壓。他只能沉住氣,慢慢熬過去。

他帶兵滅了東突厥,功勞不小。禮部尚書唐儉作為使者,和東突厥談判,認為蘇定方蓋過了自己,于是聯合幾個官員,彈劾蘇定方—— 軍無綱紀,致令虜中奇寶,散于亂兵之手。

從此,蘇定方坐了二十五年的冷板凳。

655年,唐高宗征討高句麗,才想起蘇定方,重新啟用。之后,蘇定方又帶兵征討西突厥。

戰功累累的蘇定方,和朋友許敬宗聊了很多人生經歷。但是作為史官的許敬宗卻如此記錄—— 漢將驍健者,唯蘇定方與龐孝泰耳。

龐孝泰是駐守邊疆的將軍,功勞不小,但是其軍事能力,和蘇定方差距很大。在東征時,由于援軍補給的延遲,導致全軍覆沒。

加上蘇定方得罪了不少文官,在朝中的口碑非常不好。為了江山社稷,他只能忍受,不給自己表功。

直到蘇定方病逝后,唐高宗才真正了解他,如此評價—— 蘇定方于國有功,例合褒贈,卿等不言,遂使哀榮未及。

鬼谷子說:「欲高,反下;欲張,反斂。」

一個人真正的厲害,在于一個「藏」字。用好了,能力不足時,可以蟄伏;能力超強時,可以避禍;名氣特大時,能夠退讓;被人誹謗時,堅持隱忍。

其一,借助自然,可以藏身。

古人功成名就之后,就過隱居的生活;本事很大的人,主動隱居,這就是保護自己的方法。

天地之大,哪里沒有容身的地方?如果你主動融入大自然,你就過上了躬耕的生活。就算你在職場,不能離開,也可以有隨時退讓的準備,從而不會與人爭得面紅耳赤。

其二,借助心態,可以藏怒。

擺正了心態,怒氣就不見了。不管再骯臟的水,都不能污染一顆質樸的心。外表的邋遢,是遮擋不住人性的光芒的。

正因為如此,蘇定方才能不遷就周圍的人,非常從容地做好自己的事業。

其三,借助人群,可以藏名。

讓別人的名氣蓋過自己。自己默默無聞地走路,一直是普通人。哪怕自己很有地位、也有金錢了,也是市井中的人。這是大隱隱于市的智慧。

人多的地方,你走在其中,就不會很突出,從而能夠活得很自由。你的名氣,你的功勞,自己不夸夸其談,哪有人在乎。

不管你要做什麼,默默無聞地做吧。但凡大張旗鼓地做某件事的人,都是吹一吹而已,光打雷,不下雨。

03

在電影《一代宗師》里。

宮師傅問徒弟馬三兒:「你知道為什麼刀得有鞘?」

馬三兒想了想,說:「因為刀的真意不在殺,而在藏。」

深以為然,一個人的「厲害」,不是為了打敗天下無敵手,也不是為了爭奪第一名,蓋過別人,而是為了善待別人,從容地渡過一生。

如果你想要混得如魚得水,辦成人生的大事,就努力成長,心無旁騖地工作,千萬別被外物困擾。

是非曲直,自有論斷。

人生沉浮,終是塵埃。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