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實在是沒有等同,有人喜歡安靜,有人喜歡熱鬧,有人成天嘰嘰喳喳,有人能獨坐整天,有人看著大大咧咧,有人活著精于算計,如是種種,構成了我們的豐富多彩,組成了生活的紛繁復雜。
智慧很難有先天和后天的界限與分野,但勤奮可以彌補笨拙,所謂見微知著是也,所謂「見潭水之冰,而知日月之行」;「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是也。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大智,而天下大勢,并非來去匆匆,它總有無數個「苗頭」,或前兆,只有智者方能去偽存真,發現真理。
很多人感嘆,尚未開始就已經結束,是勢;也有人感嘆,堅持與放棄只在一念之間,成功和失敗卻有天壤之別,那你堅持住了嗎?
這是個論結果大于過程的時代,人人都向結果看齊,由此,忽視過程。很難說這其中的對與錯,從不同位置和角度看,橫看成嶺側成峰,甚至在不同的語境中,景觀也總是千變萬化,但無論如何,人終究是復雜而有趣的物種,我們不能一味地向結果看,也要經常地向過程看。
選擇少言為貴,就需不爭不語,止語是上等的智慧,而止心則是上等的律己,無人共鳴,沉默為金。
清澈的溪水為什麼令人陶醉,寬闊的海洋總是讓人安靜,也因此,要善于化繁為簡,簡單為王,簡單也許是這個世界最樸素又包容的質量。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
經歷歲月的洗禮,有沒有發現,其實,很多的時候,人都是能容得下弱者,卻不一定能容得下強者,因為,有太多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虛榮心在作祟,免不了嫉妒心的存在。
人生,當收放自如,為人處世間應當明白,「止語是上等智慧,止心是上等律己」,心若躁,浮生皆亂;心若靜,舉世皆安。
人生,不能自以為是,不能隨意喋喋不休,要謹記禍從口出、知足常樂,更不要隨意指責他人,因為你在別人心中的位置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高,你的隨心所欲帶給你的很大可能就是,到最后,你什麼都不是。
靜,不是耳邊無聲,而是內心無爭。
我們要努力做一個拿捏有度、收放自如的人,不論世間怎樣的變化,人生往往都是禍福相依,有鮮花就會有荊棘,有坦途就會有坎坷,一路走來,注定是艷陽和風雨交織,得志和失意交錯,想要從容應對,想要瀟灑自如,就需要淡泊豁達,寧靜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