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賈詡傳,為我們揭開了三國最低調最智慧的謀士賈詡。
賈詡字文和,號「亂武」,是曹操前期五大謀士之一,后又為曹丕奪位提出建設性意見。賈詡一生,最會看人,洞悉人性,洞察人心,總能將他要打交道的人看得入木三分,知人知己,低調謙虛。并且善于審時度勢,找準自己的位置。
賈詡拜在曹操麾下之前是做張繡的軍師,張繡假投降并且攻打曹操部隊,曹操的侄子和愛將典韋都死于這場叛亂。隨著政治形勢的嚴峻,張繡部隊已經不能獨當一面,這時候恰逢曹操與袁紹要展開官渡之戰。
正當時,賈詡勸張繡歸降曹操,張繡一聽急眼了,認為賈詡出了一個餿主意,仇人見面不是分外眼紅嗎?
然而賈詡娓娓道出歸降曹操的緣由: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占優勢。
曹操實力如今比袁紹弱,歸降袁紹并不會引起重視,而曹操不同,曹操實力弱此時歸降相當于雪中送炭。
曹操胸懷大志,不會計較個人恩怨,所以不用擔心報復。
張繡一聽,也實在是沒有什麼好主意了,于是帶著軍隊歸降曹操。果然,曹操不計較個人恩怨,與張繡約為親家,封侯賞地賞厚祿。
曹丕與曹植爭太子儲位之時,曹丕請教賈詡,賈詡答曰:愿將軍恢宏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大意是好好做人,增長才干,孝順父母 ,做到這些就足夠了。不論是做學問、做生意、做官或者其他,歸根結底是做人。把人做好了,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賈詡和荀彧、諸葛亮不同,賈詡更像是一個純粹以權謀運籌為樂趣深不可測的謀士,他追隨張繡,必然懂得張繡不會成大事,然而在張繡身邊,計謀完全得到施展,郭嘉曾說,智者善于量主,故百舉百全。這句話用來形容賈詡再合適不過了。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