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吼孩子了嗎?
帶娃不易,吼娃更不易。
有多少媽媽和我一樣,每次發誓再也不吼孩子了,可孩子過不了多久就會自動啟動搗蛋程序 ,令人不得不吼!
記得孩子剛滿2歲半時,有一天忽然弱弱地和我說」媽媽,你以後可不可以輕輕地吼啊。」我當時心裡涼了一截,原來他都記得啊,我還以為吼了就是吼了呢。
我反問道,」吼你的時候你會傷心,對嗎?「
」不會傷心,我只是害怕,會一直害怕。」孩子嗚咽著回答。
當我聽到「 一直害怕」這幾個字時,我是真害怕了。我害怕我對他的「吼」已經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吼孩子造成雙向傷害:孩子「害怕」,大人「失控」
作為父母,我們總希望孩子時刻處在乖巧、聽話、情緒良好的狀態。可現實往往不如人意,孩子不會活成我們想象中那麼完美的樣子,特別是兩三歲的孩子,分分鐘都可以把你惹毛。
雖然每次吼完,我都告戒自己,以後不能再吼了, 可每當火氣上來的時候,就會再次失控。這樣的惡性循環,對孩子,對我,造成了 雙向傷害。
我曾因兒子不願穿襪子而大發雷霆,我的本意是想讓兒子穿襪子以免受涼,可傳達出來的卻是我的憤怒和失控。久而久之,兒子一到要穿襪子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重復「媽媽,我穿,我穿, 別說我。」
可見,兒子對穿襪子這件事是有多受傷。回想起來,兒子在那段時期,開始變得 暴躁、孤立、甚至出現了 攻擊性 。
而我,也在日復一日的吼叫當中,變得無法自控, 情緒越是失控,越是無法和孩子好好相處,不良的情緒也慢慢地滲進了生活的其它方面。
所以,吼孩子這種行為, 傷害的不僅是孩子本身,同時還傷害了自己 。
當大人對著孩子吼叫時,無非是想制止他的某種行為,可結果差強人意,不但沒有制止成功,反而讓 「害怕」住進了孩子的心裡,讓 「失控」住進了大人心裡 。
讀不懂孩子的行為,是吼孩子的主要原因
天下父母都知道吼孩子是不好的,但為什麼還是忍不住呢?其實,讀 不懂孩子的行為,是吼孩子的主要原因。
閨蜜家的女兒4歲半,這段時間不是把閨蜜的口紅塗得滿臉都是,就是把閨蜜的眉筆給畫斷了,要麼就是穿著閨蜜的高跟鞋把沙發硬生生的踩出一個小坑。
閨蜜表示,她都要氣瘋了,吼了無數次,沒有一次見效。反而自己被氣得睡不著覺。
其實,閨蜜家的女兒並不是故意這樣,她是恰好進入了「審美「的敏感期,喜歡拿媽媽的化妝品來打扮自己,並不是故意破壞。
我國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寫道「審美是開始對自我和環境有審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
如果閨蜜讀懂了女兒的行為,就不會誤解孩子,也不會總是吼叫孩子了。
像閨蜜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如果父母 沒有及時讀懂孩子的行為,不明白孩子的感受,就會導致父母 做出不恰當的反應。
比如,你想讓孩子刷完牙乖乖去睡覺,可孩子就是不睡,于是你開始講道理,可講了五分鐘,孩子還是不睡,甚至更加興奮。
這時,你控制不住了,就開始吼叫、失控,孩子此時也急了,開始和你對著干。這一來二去的,矛盾就產生了。
但其實,孩子不想睡覺,可能是因為想再玩一會,或者需要你再多陪陪他,只是你一時沒讀懂他的行為,習慣性把「不聽話」這個標籤貼到了他的身上。
一想到他不聽話, 你就開始生氣、開始吼叫了。
降低吼孩子機率的有效方法
明白了吼孩子造成的雙向傷害以及主要原因,那麼,我們怎樣降低吼孩子的幾率呢?
01學會適時有效的溝通
嬰兒從出生時起,就需要父母和他們進行積極的溝通,這樣他們才能健康成長。 ——《由內而外的教養》
任何一種矛盾與衝突,都來源于溝通不順暢。想要降低吼孩子的幾率,還得從 溝通開始。溝通時,父母要特別注意傾聽孩子的聲音。但實際上,大多數父母都 無法準確留意並理解孩子表達出來的信息,因為我們的心總是 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占據。
那麼,什麼是適時有效的溝通呢?
表達時要用具體的語言
「今天去朋友家玩,要乖乖的哦」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和孩子說?但孩子其實無法理解什麼是「乖乖的」,于是當孩子在朋友家出現搶玩具、尖叫、打人等行為時,你會氣急敗壞地譴責孩子,「不是和你說了要乖乖的嗎?怎麼不聽話呢?「
但如果你換一種方式,用具體的語言來表達,可能效果就會好很多。比如,你可以提前告訴孩子」今天去朋友家玩,不能搶玩具、因為玩具是別人家的。也不能欺負你的好朋友,比如打人和尖叫,這些都是不允許的哦。」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原來去朋友家玩,不能搶玩具,也不能打人和尖叫。而不是「乖乖的」。
緊急情況用命令式的語言
當遇到孩子做一些危險性的事情,會導致孩子或者別人受傷時,這個時候父母也很容易吼孩子。
比如,一個1歲多的孩子去碰電插座。這時,父母一心急就容易開吼,」你怎麼能碰插座呢?插座有電啊,你不知道嗎?你為什麼要去碰?很危險的!」
當父母巴拉巴拉吼了一大堆,但孩子下次還會再犯,于是父母繼續吼。
為什麼?那是因為你沒有發出命令式的語言。這種情況就可以直接說「你不可以碰插座!」那些」你為什麼要碰?怎麼能碰?「對孩子而言,都是無法準確捕捉到的,他不明白你在說什麼。只有當孩子在反覆去碰插座的行為上,你重復表達「你不可以碰」,孩子才會懂。
當溝通順暢了,適時有效了,就能降低吼孩子的幾率。
02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另外的途徑發泄
在溝通中,人最容易犯的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作父母的,一看到孩子有任何不滿,就容易發怒。
內容未完,請按「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