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好寫不好做。
表面上是「一撇一捺」,其實是一上一下。
上到了頂峰,就該下坡了,沒有人可以逃得過。
當我們到了五六十歲,就到了下半場,也該退休了。
帶著美好的心情,到處去走一走,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是退休老人的常態。
可是,風景好看,人情難處。
處理不好人情世故,走到任何地方,都鬧心,也會看到不愉快的臉色。
因此建議你,退休之后,和農村的親戚朋友交往,就要學會偽裝,做人溫潤如玉,待人溫暖如春。
01
對不爭氣的親友:裝窮,減少對方借錢的機會。
很多退休老人,一到農村,就說:「我退休了,退休金一個月三千多。哎呀,別人比我更多呢?就說某個同事,居然每一個月有七千多......」
也有一些退休老人,說自己有多厲害,曾經有多少存款,買了多大的房子。也許會開著豪車去走親訪友,還高調地告訴親戚朋友,自己的車,要幾十萬。
炫耀了錢財之后,內心很舒服,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但是你會發現,親戚朋友就沖著你有錢的事實,開口向你借錢。你要是不借,人家說你「小氣」,要是借出去了,討債也是麻煩。
學會裝窮,說一說城里的生活有多難,開銷多大,退休金不夠用。這樣做,起碼有兩種好處: 不因自己退休了,就去碾壓不能退休的農村老人;不給對方借錢的機會。
大家知道你有難處,生活開銷很大,自然就打消了借錢的想法。并且相處的時候,沒有嫉妒富人的想法了,更加愉快。
02
對層次很低的親友:裝笨,不談自己過去的成績和位置。
人是有層次的,一方面是經濟差別,一方面是地位差別。
相對來說,你是屬于高層次的人,你有單位管著,還常常參與學習活動,也接觸到更多高層次的上司。
當然,你在單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值得向大家匯報一番。
其實呢?世界缺少了誰,都會轉動。你只是占有了某個位置,憑借位置而做出成績。
任何年紀,千萬不要把平台當本事。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
退休之后,你的層次,就應該是「普通人」。別人稱呼你名字,或者稱呼你「某局長科長」,都沒有關系。
當大家談起過去,你應該謙卑,說一說自己的不足。所有的成績,只是運氣好那麼一點點。
降低了自己的層次,心態平衡了,這才是真正的「退休」狀態。
03
對窮苦的親友:裝糊涂,不計較禮尚往來的得失。
「來而不往,非禮也」,去親戚朋友家走一走,不能空手去吧。
你應該帶著禮物,表示自己的客套。
農村的人,也很熱情,招呼你吃飯,還送菜、米等特產給你。互相送禮,人情就留住了。
但是你要看清現實:農村,還有很多人,處于困難之中。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沒有勞動能力,也不能退休。
我們既要送很實用的禮物給親友,還要主動吃虧。
比方說,去年老的人家里做客,看看他們缺少什麼。柴米油鹽,甚至某些用得著的藥物,都可以作為禮物。
有可能的話,你送一個紅包給老人,并且不要對方回禮。這樣做,吃虧是福。
千萬不要計較,自己送出了禮物,能夠得到什麼回報。沒有回報,才心安。
04
對好酒貪杯的親友:裝醉,避免各種勸酒、拼酒。
農村的人,很好客。
把年初準備的臘肉拿出來,把美酒端出來,這是常見的事情。
好酒好菜招呼客人,這是人家的客套,你千萬不要因此就「理所當然」,毫不猶豫就接納,然后喝醉。
退休了,保重身體很重要。若是你開車去農村,最好不要喝酒。山路十八彎,不是鬧著玩的。
在親友家小住幾天,學會拒絕醉酒,是必須的。采用裝醉的方法,不得罪人,也為自己的身體考慮了。
遇到拼酒的情況,你應該告訴同行的人,裝一裝醉酒,不要繼續喝了。
很現實的問題,我們應該看到:在農村喝醉了,去醫院也是麻煩。特別是一些要過渡的地方,農家和城市隔著河流、湖泊,夜里是「插翅難逃」的。
05
對求你辦事的親友:裝無能,不要踮起腳尖幫人。
退休了,人脈還在,但是人脈圈慢慢變小,老同事的關系慢慢變淡。
非必要,就不要去原單位走動了,也不要麻煩老同事幫忙。
就算你幫助過的年輕人,也少去打擾。
接納自己「人走茶涼」的現實,不要滿口答應親友,自己能夠辦成什麼大事。
農村的親友,有一個習慣:在外面混得好的人,就有通天的本領。
如果你在體制內上班,似乎是親友眼里的「萬能選手」。租房子、辦證件、出證明、咨詢政策、貸款辦理......都會問你。甚至有人,提著禮物,直接上門找你,讓你難以推辭。
看清自己的能耐,主動示弱,甚至直接拒絕幫忙。這是退休老人應有的認知。
06
有人說:「想要別人善待你,先要你帶著善意。」
每個人都希望能去農村看一看,感受回老家的滋味。可是你不注意社交方式,農村的人就會討厭你。
善意,是拒絕幫助不爭氣的人,主動贍養困難的老人,積極融入農村群體,不顯擺自己的優勢。
退休了,裝一裝,格局就大了,共情力多了,也受歡迎了。